1. 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自己總是受害者.
2. 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自己沒救了.
第一種人通常會表達出來, 但通常不會聆聽建議, 只是倒垃圾.
第二種人通常不會表達出來, 而是陷入憂鬱封閉.
第一種人會去求助專業, 但通常無效, 因為他們總是談別人的錯誤, 而不是自己.
第二種人無力求助專業, 但如果有機會, 他們比較容易獲得改善.
與第一種人交朋友要小心, 因為最後你也可能會被認為是加害者. 因此要敬而遠之.
除非對方能夠負起責任, 看到自己的問題, 承認自己的錯誤. 但通常年齡越大就越不容易.
不過這些人通常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只是最後孤獨一人.
第二種的朋友值得去主動關懷, 鼓勵他們除了責備自己之外, 也要採取行動修正錯誤, 否則還是陷入逃避責任的惡性循環.
非信徒Lumi你好。無意間發現了你的網頁,我覺得你的思考很有趣,謝謝你的分享。
回覆刪除我剛剛花了一些時間把一頁你分享的想法看到底,想與你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感受。
從你分享的內容中,我讀到很多具思考啟發性的文字。我「相信」「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這句話,也認為大概沒有人能完全明白另一個人的思想,所以坦白我並沒有完全理解你所表達的內容,而且我對於部分內容,我是持不完全認同的態度的。儘管如此,我還是從你的分享中感受到很多共鳴,時而有「欸,這方面我也這樣想過」或者「哇喔」的感嘆,讓我不禁想分享我的心情給你。除了這些,我更從你的分享中初步了解並接觸到對我來說還是新的思考領域,學習了不少。
如果有空,請你回答我以下的疑惑,我會感激你的回應的。
從你發表的貼文時間得知,你對世界與知識的思考與探究已有多年的時間;另一方面從閱讀你對《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的譯後感中,我感到你在那段時間曾很接近所謂的「無我」狀態/「開悟」,而你說「開悟其實是非常艱辛的自我滅絕」,所以我想請問你從那段日子到現在,是一直保持無我/接近無我的狀態嗎?若是,請問那是一段持續的艱辛過程嗎?若非,請問你這段時間的「精神世界」的狀態是如何隨時間推移而繼續存在和發展的呢?
Thanks in advance.
ps. 在寫這條長長的訊息到一半的時候,翻看手機相簿拍下的照片,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你就是那本《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的譯者,謝謝你的付出。這本書對我而言很有意義,去年12月30日時,我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廳的書櫃上發現了這本書,我閱讀了你寫的譯序,還有作者的一些內容,很激動,很激動,還留下了淚水。那時我有種覺得在世界上終於找到有相似觀念的人的感覺,那大概是一種被理解的喜悅。我在書中找到了很多共鳴,但沒有完整閱讀全書,最後帶著覺得有點超脫的心情離開了咖啡廳。3月30日的今天,我的心境變化不少,但並不是往無我方向,而某程度上,恰是相反的自我方向。我並沒有放棄理性和具批判性的思考。
謝謝你的閱讀。請多多指教。
澤 30/03/2020
你好, 雖然無我是最終的真相, 但只要意識存在就不可能無我. 宗教信仰雖然皆假, 但希望與歸屬感則是自我不可缺少的生命力量. 所以....找到真實的希望與歸屬感, 但不用多想開悟, 因為終究永恆無我, 短暫的自我才是寶貴的.
回覆刪除感謝你的回應。這對我來說同樣很有啟發性。
回覆刪除之前也疑惑過人究竟能否保持徹底的無我狀態,而我也感覺基本對於作為受社會氛圍薰陶多年且具有本能和欲望的人類,要做到這點的難度係數有點太高;如宗教裡有的佛也是人死後才成的。所以你謝謝你令我更深入理解這點「只要意識存在就不可能無我」。
而我最近在思考與你提出的「自我不可缺少的生命力量」類似的東西,想藉此探究能讓人類理性與感性的思緒互惠共存的方法。謝謝你提出這麼棒,值得再慢慢思考的兩點:希望和歸屬感。
cheers
理性與感性只要能關照因果, 就必然能互惠共存. 不過這聽起來也像是廢話. 因果的道理是如此單純, 如此清晰, 以至於很容易就會被忽略.
刪除